也谈我们的发展-关于精神独立

最近在美国上映了一部名为Emily的电影。讲述的是《呼啸山庄》的作者艾米丽勃朗特的生平故事。这当然是艺术化的再现。因为,直白的说,该作者的一生着实乏善可陈。她有极大概率有自闭类的精神疾病。只活了30岁就因病去世,而且在她活着的时候,因为家庭因素,她大部分的生活内容都是在干活:做饭,收拾屋子,照顾家人,等等。她没有受到正式教育,基本没有朋友,居住的地点本身也是一个十分荒僻的与外界联系十分有限的场所。
但是,她写出了《呼啸山庄》。在我看来,这就是盎克鲁撒克逊人文化的巅峰。这本书在强调的,是人精神的独立。一种绝对意义上的,在任何社会制度下,任何艰苦环境下,无论你拥有的条件是怎样的(身高,外貌,财富,教育,社会地位。。),都可以达到的独立。这本书表达的东西体现的正是她自己的生活:平淡甚至有些悲哀,但却不乏意义。
这个东西和中国文化是非常格格不入的。
在中国文化对穷困潦倒的人的评价基本是这样的:1.你需要拼命努力去争夺资源;2. 人穷志短,见识会很浅,然后会没有尊严;3. 相应的,一个良性的社会需要为他们提供上升途径。而通过自身努力,获得成功,摆脱困境,即是人之为人的意义。
我认为这就是在扯淡。
这个理念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1. 割裂了社会与人的关系。社会和个人的相互影响是十分微妙的:到底是社会风气影响了每一个人的行为,还是每一个人的行为带动了整个社会的风气变化,这本来就是说不清道不明的问题。中国人常说:人需要适应社会。这是对个人的行为甚至观念提出了要求。是对自由的限制。
极少有人问,如果适应了社会,全部按社会的一般道德标准行事,自己变得不开心了,怎么办。实际上,每个人都是不同的,这就注定了,不管规则制定成什么样子,总有在规则下玩得转的人和玩不转的人。那么我们能不能反过来处理这个问题,成立自己的组织(当然是在有完全结社自由的前提下),团结与自己有相同观念的人,用与社会上一般处事方式不同的方法处理问题,从而倒逼社会的改变呢?在任何一个社会,这都是可能的,但是极少有人敢于把这个事情摆到台面上来说罢了。任何一个整天强调“适应社会”的人,都是十分狭隘的。因为,“适应社会”仅仅为了争夺资源。人类社会绝不仅仅是争夺资源那么简单。那仅仅是其中的一个维度而已。
2. 我们很难说,争夺到了资源以后人就必然开心了,圆满了。人生不只有资源一个维度。争夺资源的过程中需要付出的代价永远是值得考量的。牺牲的无论是童年的乐趣,还是和家人一起的时光,还是其他更多的东西,都不是单纯资源(财富和社会地位)能够弥补的。最后值不值得,只有自己能回答这个问题。艾米丽勃朗特就是这样,她没有任何上升途径,她并不能适应社会,也很穷困潦倒。但是,正如我们所说,她彰显了自己的精神力量,并且以自己的作品影响了后世千千万万的人。她展现给我们的,正是人类精神力量的无限可能性。她并没有因为贫穷而见识浅短,也没有因为贫穷而失去尊严。
作为一个律师,我得观念是,如果有有趣的值得我去探究的复杂案件,我甚至愿意以低价接案。但是如果案件十分无聊,那么即便案件标的额大,我也不想做,因为我在上面所花的时间,给自己带来了空虚,在精神上不能产生任何满足感。那不见得能通过金钱弥补。探索和创造是更有价值的东西。

Schedule A Consultation With Us.

Please note that this article does not create an Attorney-Cli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our law firm and the reader and is provided for informational purposes only. Information in this article does not apply to all readers. Readers should not rely on this information as legal advice and should seek specific counsel from a qualified attorney based on their individual circumstances. Thank you.

Share:

More Posts

Send Us A Message